近年来,AI的火热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,甚至有人通过AI将逝去的亲人“复活”,这也成了近年来网上祭扫热度非常高的话题。生老病死本身是自然法则,而将人“复活”,从根本上讲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不舍,对“不老”的奢望。
AI祭扫、利用AI把逝去的亲人“复活”,到底现状怎样?“复活”可能性有多高?我们一起看看知名的网上祭扫平台“小烛光”带给我们的分享。
问:请给我们介绍一下AI“复活”的市场到底有多大?
小烛光:首先,这个市场大到无法想象。可以这样讲,我们每个人都是从祖先而来,也就说每个人都是AI“复活”的潜在用户。
问:作为网上祭扫的知名平台,您利用AI“复活”过逝去的亲人吗?您认可这样的形式吗?
小烛光:首先就是我们有这样的情感需求,想随时能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,才会创建小烛光,而创建之后,发现需要的人远超出我们的想象。我自己也利用AI“复活”过我爷爷,因为爷爷生前照片不多,也没有视频,所以素材非常的有限,但在利用现代的技术,看到爷爷在屏幕上动起来,笑起来的时候,我心里是非常感动的,那是爷爷离开多年后,第一次生动的出现在我面前,我从未如此感动过。
问:听说AI“复活”并不是百分百成功,你这次还原的程度如何?
小烛光:效果不理想,因为只有一张身份证照片,我把还原后的视频发给我表姐的时候,她的反馈是:瘆得慌。毕竟素材太少了,而且还是半夜发给她的,可能把她也吓到了,哈哈。
问:小烛光作为行业知名平台,从业也这么长的时候,你是怎么看待利用AI去“复活”逝去的亲人这件事情的呢?
小烛光:AI 复活逝去的亲人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复杂的话题。从情感角度,可以弥补一些人的遗憾,也能满足他们“对话”的愿望。比如一个普通人去做美容,她的初衷是提升;而对于一个毁容的人来讲,她的初衷是减少伤害,奢望是还原曾经。这两件事情有一些共性。
对于那些痛失亲人的人来讲,能借助AI,看到曾经的亲人,能看到他,能跟他对话,这都是巨大的情感抚慰。我们小烛光也做过调研,超过70%的用户需要这样的形式。但另一方面,从道德和技术难度上讲,还有很多需要整个行业和参与者共同探索的。
问:比如哪些呢?
小烛光:第一,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生前资料,比如我还原我的爷爷也是依托了一些照片的,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很多,相比之下,跟很多的人比起来,我又没有更多的视频。我爷爷不会普通话的,如果还原后,他满口普通话,我会觉得非常陌生。
第二,给人虚幻的世界,而且很容易沉溺,难以自拔。本来网上祭扫就是大众不频繁使用,但是依赖度很强的;如果有了AI还原,那一些特殊的人群,更容易沉溺其中,从而忽略了真实世界的存在。我们内部也讨论过。这时候,作为平台,我们要做的不是继续提供技术、数据,丰富功能,让用户更离不开;而是应该介入心理干预,让用户走出来,离开平台,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去。
第三,AI始终是通过底层的数据、算法来实现的,它始终是没有感情的,它不是人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后端设定的逻辑是,你说早上好,它会回复你:好啊。你没给他第2种回复,他就永远只会这一句,有点像鹦鹉学舌。
第四,道德、伦理、法律层面。“复活”的根本是永生,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。有的人喜欢在网上晒自己,这也会给一些不法份子提供非常的数据,可以利用这些照片、视频去做一些违背法律的事情。或者将这项技术过度商业化,从而失去了祭扫本来的意义:感恩、缅怀、祈福、传承、弘扬。当下,这个领域的规范是缺失的。
问:给我们分享一下AI“复活”亲人,或者说AI祭扫这个领域未来怎样呢
小烛光:纪念逝去的亲人,这是人类从一开始至今就有的民俗活动;现在网络祭扫的发展,应该做的是让活着的人明白,我是谁,从哪来,到哪去。而不是始终因此而沉溺于悲痛、难以自拔。你看高山屹立,山间流水,林中鸟语,还不时传来樵夫的歌声,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啊。AI在网上祭扫的意义和发展,我们从2个角度来讲,一,无论网上祭扫还是传统祭扫,不能失去它的本质:感恩、缅怀、祈福、传承、弘扬;不可以过度商业化,要有敬畏之心。二,就如开始我们所讲,每个人都是潜在用户,只是现在处于起步阶段,大家都还在摸索方向,就是因为都看到了,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领域。
最后想说,世界无论怎么发展,都会走向和谐,任何事物都会在发展过程中,都会磨圆棱角,最终以和谐的方式和万物并存。网上祭扫被大力提倡,发展过程中,必然会出现很多棱角,相信在未来,网上祭扫这种形式,会有标准、规范,让技术更好的为人服务。
小烛光
·温暖温馨的纪念馆
正规、专业、知名的祭扫平台
公众号:小烛光